书禅妙文法师
北京宣和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书禅妙文法师
书禅妙文法师:号莲子俗名李文科。1964年生于宁夏六盘山脚下,幼时酷爱研习书法、佛学、武术、易经及古典文化。1985年于宁夏寿佛寺剃度出家,1993年在陕西草堂寺受具足戒。现任宁夏六盘山北联池海会寺住持、北京宣和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榜书协会会员、中国海峡两岸书画家协会荣誉主席。其作品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全国书画联展》中,书法作品获得一等奖及“中华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中华书画邀请展》中,书法作品获得金奖及“中国当代艺术家”称号,作品亦被加拿大、新西兰、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多家单位及个人收藏。
他是一位身着青衫布鞋,句读青灯黄倦三十余载的僧人;他通过讲座,共修、禅修等方式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在各种顺逆境界中拥有良好心态,拥有直面问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智慧;他一早一晚,每天提笔写字,熏习佛法,创集禅境、密意与书画为一体,练就了中国传统结合佛教的禅意书法;他就是我国著名禅意书法家、北京宣和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书禅妙文法师。
北京宣和书画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亲自为书禅妙文法师颁发副院长证书
一个人才的成长,或者一个名人的诞生,必须是有条件的,这种条件就是:深厚的学养,宽阔的胸怀,深沉的情感,别样的天赋,这些方面有多少容量,就能走到多大高度。书禅妙文法师在书道上行走,应该处于健步状态。他自幼喜文弄墨,后又出家成为僧人,这种深厚的根基,影响着他的追求和走向。有不少行家里手观赏他的字,给予相当好的评价,认为他的字横斜曲直,收放自如,缓以仿古,急似出奇,笔笔见精神,字字露刚魂。
书禅妙文法师向北京宣和书画艺术研究院赠送书法作品《心即是佛》
佛教传入中国与汉字书法相遇后,这两者就相通相融、相依相存。一方面,佛教需要汉字书法来传播。佛法传入中国之初,没有印刷术,佛法经文的弘布、传诵,除了佛家弟子的口传,主要靠纸墨抄缮,大凡历史上传播经文的佛家弟子,都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和书法功底,书法的广泛实用性,为佛教的传播起了至关重要的助推作用。对于书禅妙文法师而言,每天研习书法是他的日课,在长期的研习和实践中,他对汉字的执笔、布局、笔法有着深刻的体悟和认识,他用静穆、安泰、和畅的心境中自觉不自觉地把书法带到了清澈安宁、超凡脱俗的境界,提升了汉字书法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书禅妙文法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赠送作品《厚德载福》
当记者问及其禅意书法与其它书法有何不同时,书禅妙文法师说:“禅书并非脱离于书法本体之外,禅书派的书法本体特性是心手如一、书如心痕,松静身心、由心发迹、放下技法、打破框调,返朴归真、无为而治;寓美于形、凝趣于意,形意向虚、阴阳还元。由传统书法技法的训练、融会乃至现代派书法技巧的实践、突破,全方位领略笔法、笔意的多变性与审美的多面性。进而通过聚目、散目、闭目、左右易位、圈井线模拟等特殊方法,体味墨迹与个体习性、心境、气质、观念的关联及离散,以助创作过程中主动运用这种关联或离散性,从被动的习气牵缠中解脱出来,是为创作基础;随禅学修习体验所得驾驭身心的能力与工用的不同,随机创作出意境层面、深度、个体特征圴不相同作品,其审美情趣、艺术价值也各有千秋,是为作品的价值基础。”
民政部原副部长(左一)李惠仁在迎国庆书画展现场观看书禅妙文参展作品《佛》
一个书家有多少内涵,就能跨越多大的高度;有多少顿悟和发现,就有多宽的世界。功力、人格、学识是构成书法境界的金字塔座,底部越坚实,塔身塔尖自然就会越高,攀登者立在上面就能俯瞰群山和大地。书禅妙文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地确立着自己的追求目标,据记者了解,多年来,他一面练字,一面追求心性的调养,走进了三个同音字之中——净、静、境。
书品即人品,人们喜欢一个人的书法,往往首先喜欢这个人。多年来,书禅妙文法师始终以民众热爱为最高艺术追求,在继承传统书道的同时,大胆突破旧的思想束缚,放眼书坛,努力创造具有自我特色、群众喜欢的书法语言和个性风格。他创作的书法作品,无不给人以青春和力量的鼓舞。他把生活蕴涵着禅意,禅意蕴涵着艺术表现的淋漓尽致。
记者和宁夏圣贤教育集团校长(右)李贤、书禅妙文畅谈禅意书法的发展前景
我国著名书画家、王羲之后裔王凭先生谈及妙文法师的书法作品时曾这样评价:“书禅妙文法师的书法之所以称之为“禅意书法”,其书入出传统,回归天然,其书蕴涵深厚的佛禅文化、佛禅思维、佛禅艺术、佛禅美学、佛禅趣味;大师书法以禅入思、以禅入心、以禅入书、以禅入形、以禅入境、以禅入味的艺术理念将人生艺术与佛禅思维、书法艺术进行深层融合,始终营造一种“禅思妙悟”的书法氛围,走出传统、走向自我、走向心性、走向禅境、走向回归、走向天然的书艺风貌。”
书禅妙文法师为大学生再就业公益活动捐赠书法作品《大爱无疆》
按六祖彗能的解释,“人能清静,天下贵之。能悟之者,可传圣道。”书禅妙文法师多年练书法,可以说他做到了宁静、平静、恬静、幽静、寂静、清净,让笔下流淌出静意禅意古意,保持着纸面上有一种飘逸静美的风雅韵致。这是一个事业的追求者极不容易做到的事,远比写几幅作品难上加难。
书禅妙文法师的获奖作品《鹤》
书以载道,法在度外。妙文法师喜爱米芾、怀素和弘一大师赵朴初的禅意书法意境。亦与 欧阳询、田英章等名家碑帖中吸吮精华,使自己的创作不断臻于完美境界,其书法用笔肆意大胆、禅意深远,恣肆放达。佛法与禅意在他的笔下任情驱使、充分融会,全然变为其独特的禅意书法。他结合国学文化,佛教文化与个人修行多年的积累的典故渊源,撰写了大量精品杰作舍利墨宝禅与人生开悟善知识,为此,结合国学禅学意境和行草创作了皆为一体的独特禅意书法。代表作品有:“佛”、“鹤”、“心”、”“寿”、“道”、“忍”、“静”、剑等荣获国家版权局著作权证书。这些来之不易的成就,可以说是他用墨宝践行佛陀的精神,传播人间真、善、美正能量的同时迎来的收获。
书禅妙文法师的书法作品《禅趣》
一个书家,要想真正达到书品与人品的融合,还得要有一种“境”,要善于调控自心,走进清闲、凝神、温和、平正之境中去。这个“境”就是境界的“境”,人生境界不是自然界进化而成的物质实体,也不是主体心灵自生的幻影,而是靠人与世界双向构建,一体圆融;人生境界的生成取决于人对自身生存实践及其意义的觉解。我们常说的审美是一种人生境界或者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人生境界在一定条件下又转换成审美境界。书禅妙文法师注重这种“境”,更注重这种境界的转换,以此提升艺术的“禅意”。中国的书法为之国粹,千万人追求它的高格,然而,志行高洁者始终在少数,我觉得在这少数人群里,书禅妙文应在其中。
书禅妙文法师的书法作品《智慧人生》
书法作为一种国粹艺术,依然在各个层面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或者让书法家秉持自己的追求,书禅妙文法师通过发展创新与时代同步,在价值演绎中传递一种文化能量,他以书法为载体,将自己的信仰和情结融入其中,通过具象或抽象的意念表达,营造出卓尔不群而又济世度人的境界高度,为禅意书法创作赋予了波橘云诡的长青生命。
书禅妙文法师的书法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