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倦探索 辛勤耕耘——卢云标的中国画—环球文
不倦探索 辛勤耕耘——卢云标的中国画徐恩存 卢云标作品 环球文化艺术网 讯:卢云标是在当代文化语境中成长并成熟起来的青年画家,在循序渐进与厚积薄发中,辛勤笔耕,使他的作品因而漾溢着素朴的审美情怀与诗意的气氛,笔墨间饱含着郁勃生机与笜壮的生命活力,从而显示出充实与丰饶的特点。 卢云标作品 卢云标的中国画,以山水、花鸟为题材,笔与墨都蕴涵着“以书入画”、“书画同源”的书写性和文化意蕴,在努力于身心与自然的俱化中,感悟并理解中国艺术精神,在纯任性情直觉的驱使中,使笔下意象、符号、笔墨、点线在不期然中合于自然。画家遵循“人取法道、道取法自然”的法则,并力求在自我选择与删繁就简中,表现出“高挥大抹意寒烟,果熟香飘道自然”的理想境界。 卢云标作品 显然,卢云标的中国画是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在“骨法用笔、气韵生动”、“形神兼备,以神为主”的原则中,追求艺术本质性的表达。在山水与花鸟的两大题材中,笔墨语言互为借鉴,互补互动,互相渗透,使不同形式、题材在表现上,既生动又丰赡,既韵致十足又意味隽永。他的山水师法黄宾虹,在积墨、积点中见出不落俗套的现代精神与现代形式法则,其花鸟画吸收并借鉴了吴昌硕以来近现代各家的笔墨技法,在“为我所用”之中,形成个人鲜明风格;“师诸物未若师诸心”,在艺术实践中,卢云标坚持“以我观物”、“因心造境”的“笔随心运”的法则,使作品得以在“不似之似”、“熟后生”与“无法之法”中,营造“离其迹而合其道”的作品。 卢云标作品 不难看到,卢云标的中国画以“写”为主,他作品中的用笔用墨,富有书法用笔的转折变化、即兴随意,乃至草书等笔法入画,线条灵动多变,一轻一重,一浓一淡、随心所欲,以及于繁简、浓淡、虚实等关系取得协调与平衡;在娴熟中,画家化“物象”为意象、化“质实”为“虚灵”,变“清刚犀利”为“园润柔韧”,在直觉感受中走向“物我两忘”和“心手一致”,其山水画因而层峦迭嶂、浑密苍茫。且在“高远、深远、平远”中做空间秩序的演绎,因此,作品虽表现山势的局部,却“以因小见大”,而能感受和想像到独立的整体的多层次、多角度的宏大自然景观。这是一个多维、多意的空间,它呈示了“阔远”、“幽远”“迷远”的意境,让人留连忘返。 卢云标作品 由“写胸中意象”到“一花一世界”的花鸟画的转换,卢云标找到两者之间的笔墨共同点与“和而不同”的差异。 卢云标作品 写意花鸟在卢云标笔下,同是以笔立骨、气韵生动,往往只花片叶,随意点染,淡墨欹豪,却顿生纵横疏斜历落之致与盎然趣味。卢云标做花鸟画,绝不拖沓、绝不犹豫,而是以气运笔、率性而为,一气呵成。他以吴昌硕为楷模,但却从元人处入手,笔墨气韵深厚,笔力沉稳,其间亦不乏超逸灵动之处,在自成其妙中,努力于自我抒发,作品既蕴藉含蓄,又越发灵犀,使笔致有劲健有婉转,深厚中不乏工致。 卢云标作品 山水也好,花鸟也好,都是造化世界的鬼斧神工与精灵,它们的千变万化与神秘莫测,对应着中国艺术的“以神写形”与“以虚写实”,使写意的中国画在呈现大刀阔斧、纵横驰骋的风神中,又展示为“不求形似求生韵”的“舍形而悦影”的水墨淋漓与元气流贯的效果。 卢云标作品 可以看出,卢云标已初步形成了个性化和情绪化的艺术表现手法与风格。在“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布景用笔,于浑厚中仍饶 哺峭”,苍莽中转见娟妍,纤细而气益闳,填塞而境愈廓“的追求中,他的用笔园中带方,方园互动,正锋兼侧,柔中含刚,拙中藏巧,浓淡干湿兼具;园与方、正与侧、柔与刚、拙与巧、浓与淡、干与湿等,都在顺而逆、重而轻的运笔中获得充分表现,并在无序归于有序中合于一体。 卢云标作品 卢云标的作品因而成为笔墨美感的点线与墨色的互动世界,事实说明惟心不在一丘一壑的逼真描摹时,才能在点线、墨色的对比、运行中抵达意象之美的高度。 卢云标作品 “离其迹而合其道”,是说学艺者借造化以启发自我,领悟艺术之道,初始形似,渐渐愈学愈不似,而在本质上却愈似。卢云标山水画师法黄宾虹,花鸟画师法吴昌硕,却从不满足于外在的“摹拟”,而是“法自我立”中,表达自己对传统、对历史、对自然、对文化的感受与理解。应该说,卢云标的中国画是以笔墨与才情的奔放为特征的,用笔用墨灵动松活、笔走龙蛇、一气呵成,在郁勃之气中不乏细心收拾和化一而成氤氲的把握能力。 卢云标作品 在自己的艺术世界中,卢云标获得了创造的自由,在时代巨变与多元文化格局中,他寻到了自己的精神主题和表现对象,在依然的浪漫和诗性中,他的借鉴、守望与继承、创造,得以在感性生动的生命形式中,沉淀和积累,使他厚积薄发,形成可贵的艺术品格,笔墨中呈现的是生命风景的绚丽。 卢云标作品 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可以说:“艺术和艺术家不分彼此,是孕育与诞生的过程。”卢云标的中国画,在丰富与多样中,追求的既是自然与生命的合一交融,也是对精神理想不倦求索的表达。 卢云标 卢云标,1972年出生于浙江温州雁荡山,号:雁荡山人、雁庐。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级研修班,北京大学书法名家精英班,现代工笔画院创作班,现为雁荡山书画院院长、中国扇子艺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艺术人才中心艺术委员、浙江美术家协会会员、书法家协会会员、黄宾虹学术研究会会员、中国书画市场报副主编。
部分作品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