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陈鉴如(生卒年不详),元代杭州籍画家,作为14世纪中国肖像画领域的杰出代表,凭借精湛的写实技艺被夏文彦《图绘宝鉴》推崇为国朝第一手。其艺术生涯活跃于元代绘画艺术核心区域——浙西地区(太湖以东至钱塘江以北),与赵孟頫等艺坛名流交游,作品历经元明清三朝宫廷与民间递藏,成为研究元代肖像画发展的重要个案。
在艺术创作方面,陈鉴如于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完成的《竹林大士出山图卷》堪称其传世代表作。这幅纸本水墨巨制纵63.8厘米、横308.3厘米,以交趾国(今越南)国王陈昑逊位出家的历史事件为题材,通过长卷形制展现人物群像与叙事场景。画面右端至正二十三年春,陈鉴如写的款识虽引发后世争议——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认为画作款识存疑而题跋为真,刘九庵则直指款识作伪,但这些争议恰恰印证了该作在艺术史中的特殊地位。这幅作品自明末流落民间,清初入藏内府,后随溥仪辗转长春,最终于1946年入藏辽宁省博物馆,其递藏轨迹见证了王朝更迭中的艺术珍品流转。
陈鉴如的肖像画成就集中体现在人物传神写照方面。元末明初文人笔记记载,他曾持赵孟頫画像当面求教,得赵氏亲授人中当居唇上的面相技法,并获释相学关乎气运的创作理念,这种与艺坛领袖的深度交流,既体现了其虚心求艺的态度,也反映出元代肖像画创作中相术理论的深刻影响。夏文彦精于写神的评价,正是对其将人物神态与精神气质完美融合的精准概括。
作为浙西画家群体的代表人物,陈鉴如的艺术活动被《元代画家史料汇编》等文献系统辑录。其生平资料散见于正史开云官方、方志及文人笔记,这些记载不仅勾勒出元代职业画家的生存状态,更揭示了江南地区在蒙元统治下依然保持的艺术活力。从赵孟頫画像的技法传承到《竹林大士出山图》的叙事性表达,陈鉴如的艺术实践既承续了宋代院体画的写实传统,又在元代多元文化交融中展现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其国朝第一手的称号,实为对元代肖像画艺术成就的生动注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HYTE 承认部分 THICC Q80 Trio 水冷元件运损致漏液,将全额退款
荣耀 MagicOS 10.0 被曝“最近任务样式”新增堆叠(尝鲜版)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